6月24日上午,走进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二安镇沙河庄村生姜种植基地,只见一排排生姜秧苗整齐排列,根茎挺拔、枝叶翠绿、长势旺盛。
“去年种了四亩生姜,除去种地开支净收入8万元。今年,在党支部的引领下,扩展到了14亩,目前,长势良好,丰收在望。”生姜种植户张明广高兴地说。
生姜作为一种经济作物,用途广泛,既是一种调味品、又是集食用、药用为一体的蔬菜品种。当下,正是生姜快速生长、形成产量的关键时候。沙河庄村党支部书记、生姜种植引领示范者李刘军,正在姜田里指导种植户搭盖防晒网,铺设水肥一体化喷淋设施,给生姜防暑降温,保障大姜生长周期的品质和产量。
“这两年生姜种植探索,生姜产值比较高,一亩地产量在1万3 千斤以上,这两年的市场行情也比较好,每斤在3块多钱左右,一亩地产值就是4万多块钱。”李刘军说,沙河庄村以党建为引领,采用“党支部+公司+基地+合作社+农户”发展新模式,带动周边20多户群众种植生姜,生姜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了300多亩,效益上千万元。
二安镇以“五星”支部创建为抓手,深入推进“党建+”模式,将党建与产业发展、乡村振兴有机结合,持续把特色产业作为镇域发展的重要抓手。
在田间管理尖椒的二安镇铁炉胡村村民胡玉存,近两年,在村两委党员干部的引领下,通过强筋小麦、尖椒、花生种植,家里的12亩庄稼,全都是好收成。
“我种这 12亩地,小麦套种尖椒、花生,还种了一些玉米,这一年两季,算下来,能收入三、四万块钱。”胡玉存面带笑容地说。
产业兴旺是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“强引擎”和“硬支撑”,二安镇围绕小麦套种花生、尖椒和生姜等特色种植产业,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带动作用,逐步形成“一村一品”的特色产业布局。使党建引领真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“高效助推器”,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,也持续推动了五星支部创建助力乡村振兴的步伐。
目前,全镇尖椒种植面积8000亩,花生种植面积3万玉米2.7万亩。产业的高效配置、均衡发展,既发展了产业,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附加值,也增加了群众收入。
“接下来,二安镇将持续抓党建、强组织、拓产业,带动更多群众致富增收,持续擦亮产业兴旺星。”二安镇党委书记刘相飞表示。(张伟民 王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