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湖南都市网!

今天是 2025年02月06日 星期四

关注社会热点

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健康

中国海洋卫星二十年

大力发展、广泛应用海洋卫星,是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可或缺、无可替代的技术手段。从2002年5月15日我国首颗海洋卫星——海洋一号卫星发射至今,已经过去20年。作为中国海洋卫星的抓总研制单位,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(以下简称“航天科技集团五院”)持续深入探索、顽强刻苦攻关,推动卫星性能不断提高、应用日益广泛、效益更加显著、服务遍及全球。

“蓝色国土”有了“天眼”

我国自1986年起开始组织开展海洋卫星的研制与发射论证工作。1997年,海洋一号卫星被正式批准立项研制。2000年11月,中国政府发表首部《中国的航天》白皮书,明确指出要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,海洋卫星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在海洋一号卫星研制的过程中,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团队积极创新,实现多项关键技术突破。“为了减轻卫星重量,海洋一号卫星采用了单轴驱动器驱动两个太阳翼的技术,这在当时不仅是国内首创,在国际上也不多见。另外,利用网络技术最新成果进行星务信息系统管理,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电缆的数量与重量,同时也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卫星研制的电信号干扰难题。”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海洋一号系列卫星研制专家解释。

2002年5月15日,海洋一号卫星发射升空,实现了我国海洋卫星“零”的突破;5月29日上午,卫星接通地面,传来第一轨遥感图像数据,图像清晰,海洋特征明显——我国广袤的“蓝色国土”从此有了“天眼”。

海洋卫星家族“添新丁”

2007年4月11日,我国第二颗海洋水色卫星——海洋一号B星成功发射。与海洋一号卫星相比,海洋一号B星的观测能力进一步提高,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在轨运行的稳定与可靠,实际在轨寿命达到9年10个月。

2018年9月7日,第三颗海洋水色卫星——海洋一号C星升空,拉开了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海洋业务卫星的序幕。“随着海洋一号A、B星的退役,海洋一号C星承担起我国海洋水色观测的使命,在海冰、赤潮、溢油、森林火灾、围填海监测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。”海洋一号系列卫星研制专家表示。

2020年6月11日,海洋一号D星又发射升空,开启了我国加快推动海洋卫星领域探索创新的新征程。自此,海洋一号D星与海洋一号C星组成我国首个海洋民用业务卫星星座,实现双星上、下午组网观测,大大提高了对海洋水色、海岸带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有效观测能力。

2011年8月16日,我国迎来首颗海洋动力环境探测卫星——海洋二号的成功发射。次年3月2日,卫星正式交付用户。“卫星在轨运行后,广泛获取全球海面风场、海洋动力场等多种重要海洋动力参数,直接服务于海洋环境监测与预报、海洋调查与资源开发等多个领域。”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海洋二号系列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张庆君表示。

此外,海洋二号卫星还与在轨运行的海洋一号卫星配合,以微波、光学两种观测手段,将海洋动力环境监测与海洋资源探测相结合,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海洋立体监测体系。

“织就”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

2018年10月25日,我国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的首发星——海洋二号B星一飞冲天。该卫星可以持续监测海面风场、海浪、海流、海面温度、海上风暴和潮汐,形成连续、稳定的海洋环境监测与数据获取能力,在海洋防灾减灾、海洋环境预报、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2020年9月21日,我国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的第二颗卫星——海洋二号C星成功发射。该卫星具备测量全球海洋表面风矢量和海面高度,船舶自动识别以及信息的接收、存储,转发海上浮标测量信息等能力,入轨后与海洋二号B星组网,大幅提升了我国海洋观测的范围、效率和精度。

2021年5月19日,海洋二号D星成功发射。该星与海洋二号B星、C星在轨组网,标志着我国首个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建成。“三星组网运行后,我国对全球海洋监测的覆盖能力达到80%以上,监测效率和精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,将高效服务于我国海洋防灾减灾、海上交通、发展海洋经济等领域。”张庆君指出。

除海洋一号、海洋二号系列卫星外,我国还发射了高分三号系列卫星,使得海洋卫星进入组网观测时代,形成对全球海域连续高频次观测覆盖能力。

(本报记者 张 蕾 本报通讯员 张国航 毛凌野)

海洋卫星海洋卫星中国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湖南都市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推荐阅读
  • 7月3日,东城区教委公布了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改革任务安排:今年继续巩固完善就近划片入学办法,引导升学预期;通过优先发展初中登记入学、全区派位和学区服务片派位安排入学;继续做好九年一贯制直升入学、定向名额派位入学工作。一、关于九年一贯[全文]
    2024-07-04 02:18
  • 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开始试点,托育机构监控录像资料保存期不少于90天,多措并举保护快递用户个人信息……2024年4月,一批将要施行的新规带来美好生活新愿景。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开始试点为更好保障工伤职工权益,人社部等三部门印[全文]
    2024-04-02 02:15
  •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消息,3月20日20时许,三名儿童在兆润江山城小区草坪玩耍时,不慎掉入化粪池。事发后,公安、消防、医疗等部门第一时间现场救援并送医抢救。经全力抢救无效,三名儿童不幸身亡。目前,调查工作正在进行。(总台记者 庞丁) [全文]
    2024-03-22 02:15
  • “在小小的鼻孔里面挖呀挖呀挖,打大大的喷嚏鼻涕哗啦啦啦啦……”近期,不少家长反映孩子总是忍不住挖鼻子,还时不时揉鼻子、揉眼睛、打喷嚏、流鼻涕。结果到医院一查,罪魁祸首都是过敏性鼻炎。为啥过敏性鼻炎的孩子增多?环境因素 花粉、甲醛、油烟、尘螨[全文]
    2023-07-12 02:09
腾讯云秒杀
阿里云服务器

Copyright 2003-2025 by 湖南都市网 hnds.scxinwn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

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|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