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湖南都市网!

今天是 2025年04月20日 星期天

关注社会热点

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娱乐

中国为什么很少拍元朝历史剧?不是不想拍,而是确实不能拍

“高于车轮,斩!”

伴随着一道来自死神的声音,又一个半大少年死于蒙古人的刀下,剩下高于车轮的孩子也都惊惧不已,却无可奈何,只能从他们的眼中看到对命运的绝望。

这是哪个朝代的制度?怎么在如今的电视剧中丝毫不见踪影?原来这就是元代蒙古人用以灭族的车轮斩,元朝作为我国古代版图最大的朝代,关于它的电视剧竟然寥寥无几,究竟是为什么呢?竟是如此这般的原因!



国民知名度低

站在最为质朴的视角,拍摄一部电视剧,其初衷往往在于谋取盈利。

想要赚钱,就要有足够高的关注度。元代本身的历史除却忽必烈在时的高光时刻,就基本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地方了,我们耳熟能详的成吉思汗,一代天骄,实际上并不是元朝的缔造者。



因此,相比于秦朝的统一,汉代的绵延,唐朝的宏大,明朝的气节,这几个朝代中都有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发生,国民的知名度极高。

元朝的历史既没有传奇色彩,也没有深厚的文化内核,国民知悉度欠佳,公众认知范围有限,尚未在广大民众中形成广泛而深刻的印象。即使拍出来,也是沉闷无趣如流水账一般,又有谁会看呢。



审美与现代人不符

而且从文化和美学出发,蒙古人无论是从服装,还是头饰,皆不符合我们自古流传的古典审美,且与我们中原自古以来的文化有冲突。在元代建立后,蒙古人也从未与中原民族服饰融合,一直保持了游牧民族的特色。

譬如在我们看来,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头发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,哪怕是在思想开放的今天,也依然在潜意识中重视头发。也因此曹操在犯错后能割发代首,以示罪过。但元代主要流行髡首辫发,意思是剃除部分头发,余下的扎成小辫,就比如一种叫“婆焦头”的发型,就是将小辫在两侧耳后扎成簇,这个发型在我们现代人眼里就多少有点可爱了。



从先秦至明清,中华民族传统服饰经历了漫长的演化,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样式体系,自然和谐,中正平和,时刻与礼仪联系在一起,深深的根植在我们中国人流传至今的审美意识中。

如果还原,便不能保证符合现代中国人的审美,若是魔改,则会失去历史剧的可信度,两者不能兼得。

为什么元代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程度如此之低?都是因为元代混乱的统治制度和两种文明之间深刻的矛盾。



元对汉人压迫与汉人的反抗

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矛盾由来久矣,而蒙古族也对其自身的传统习俗和服饰文化表现出了坚决的守护。直到元代一统疆域,作为征服者,蒙古族的民族自信达到了顶峰,虽然对中原文化有借鉴之处,这也让他们意识到中原文化中对游牧文化的不利之处,这更坚定了他们排斥中原文明的决心。

元朝将人分为三六九等,汉人身份低贱,在南方的汉人地位更低。在当时他们受到了残酷的剥削,被收取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,还时常被划分为“高等”的蒙古人,色目人等等掠夺,激起极大的民愤,各地起义层出不穷。



譬如至元甲申年间,就有南方各地区人民起义两百多起,在它往后的六年里,更是直接暴涨到六百多起,可见元朝统治实在不得民心。

元代虽然版图最大,但对地方的统治力极低,又对底层的汉民进行了残酷的统治,各地区起义反抗不断,短短百年就短命而亡。

短命的王朝,也注定了其历史资料不会像其他朝代一样丰厚。



史料缺失,没有足够支撑

元代本身史料的缺失,也是想拍拍摄元朝历史剧无处着手的原因。

几乎所有草原上来的游牧民族,都对自己先祖的历史无可考证,甚至有的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,只有简单的音标,更有甚者还在使用结绳记事。他们并不像中原一样,从古至今都有着修史的传统。

此外,元朝的政治斗争也极为残酷,几乎每十年都要换一次君主,这种即位的混乱也影响了元朝历史在后世的流传。因此元代史料极少,即使文艺界想要努力拍出一部元代历史剧,巧妇也难于无米之炊。



盖因历史剧的核心在于真实反映历史背景和人物。编剧和导演需深入挖掘史料,确保剧中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、服饰、语言以及文化习俗等方面尽可能贴近历史事实。

这不仅能增加剧情的可信度,还能激发观众的学习兴趣。没有足够史料支撑,历史剧就会变形,失色,也达不到拍摄历史剧本身的初衷了。



容易伤害民族情感,激发舆论对立

若要拍摄一部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历史剧,绝不能回避其中汉人的歧视问题。

前文也说了,元朝对我们汉民族的歧视和压迫都是极为严重的,虽然会对电视剧的剧情略作改编,但总也是不能失真的,这样一来,改编的难度就增加了不止一个层次。只因一时的疏忽,便可能导致舆论的对立态势,需谨慎行事,以防此类情况发生,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。

可以说在当时,不管是士人阶层,还是普通百姓,都把自己放在了反抗侵略者的位置上,不认同元朝的统治地位,这种朴素的民族主义直到今天也依然会感染到我们。



历史剧中的角色不应只是历史的复制品,他们应该是鲜活的生命,有着复杂的情感和动机。通过对历史人物性格、命运转折点的深入探讨,赋予角色鲜明个性和人性化的细节,使其成为观众可以共鸣的对象。

如果拍成了历史剧,我们作为观众,与主角的情感深深的产生了共鸣。那么是要拍元朝,还是拍抗元呢?要如何定义主人公的身份和情感色彩呢?这些要如何引导?这是个敏感的,没有办法定论的话题。



哪怕清代也没有如此棘手的问题,这些年层出不穷的清宫剧便可证明清代历史改编的普适性,同样也是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,但是他们主动选择融入,主动适应中原的文化传统,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满汉的民族融合。

因此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,对清朝文化认同度也比元朝要高。满族早就已经彻底加入了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,我们再提起来也会发自内心的认同他是中华民族的一员。



结语

可以说,元朝无论从哪个方面考量,既不适宜被搬上历史剧的荧幕,也难以在这一领域成功呈现。

困难可以克服,但上述种种原因,无论是审美的差异,还是史料的缺失,或是对民族情感的谨慎考量,都是可以让导演和编剧提笔来回斟酌的因素,元代历史剧这么罕见的原因也可想而知了。

参考信息:趣历史网:元朝历史剧中国导演为什么不拍 想是想,但不敢拍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湖南都市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推荐阅读
  • 嘿,各位娱乐圈的“吃瓜群众”们!今天又有一则劲爆消息,在网络上掀起了惊涛骇浪。高以翔,那位曾让无数少女为之疯狂的男神,虽然已经离开我们6年了,但他的故事仿佛还在昨天。这不,他的前女友苏湘涵突然官宣结婚,瞬间让网友们炸开了锅,评论区那叫一个热[全文]
    2025-04-02 11:03
  •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,具体信息来源已赘述在文章结尾。2024年底,真是精彩纷呈,各种好剧接连登场。让观众们目不暇接,看得津津有味。比如:《我是刑警》、《猎罪图鉴》和《冬至》等等。特别是《冬至》这部剧,表现尤为出色。昨天[全文]
    2024-12-23 02:06
  • 记者12月21日获悉,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日前发布管理提示(加强微短剧片名审核),要求微短剧片名应提升思想内涵,传递主流价值观,不得使用恶俗、恶趣味等违背公序良俗的片名,不渲染极端对立、复仇、暴戾、焦虑。 根据管理提示要求,微短剧片名[全文]
    2024-12-22 02:08
  • 英国广播公司(BBC)工作室和华特迪士尼公司12月17日宣布,将为英国学前电视动画片《布鲁伊》(Bluey)制作首部动画长片。在新协议中,迪士尼获得了该片的全球上映权,该片将于2027年在迪士尼旗下的电影院上映。[全文]
    2024-12-18 02:08
腾讯云秒杀
阿里云服务器

Copyright 2003-2025 by 湖南都市网 hnds.scxinwn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

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|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。